如果有一天,你發現自己原來是平埔族,你會怎麼做?投入文化追尋與創造的活動,又要如何開始?「想到什麼就先去做,不要在那裡一直想,弄得晚上睡不著,早上起不來,要做時卻沒體力!」鄭陽晟這麼說。




藝術家的影子部隊
                                                                               
以往,他是藝術家在作品上署名時看不到蹤影的「工作團隊」、「助手」、「師傅」,專門處理作品的工程技術問題,他自嘲是「藝術界的消防隊」,那裡打「119」他就趕去那裡「救援」,不過亦在藝術家的相互提攜下,「鄭陽晟」的名號也不逕而走。在近年來公共藝術的流行,還有各個藝文節慶如高雄市的鋼雕藝術節、貨櫃藝術節、或是屏東的黑鮪魚季、半島藝術季、墾丁風鈴季等文化節慶活動相繼興起時,往往需要設置應景建物、甚至生產出大型的藝術作品,因此即便藝術家有許多很好的觀念構想,也都必須遷就到技術、工程作業的可行性,使得鄭陽晟一躍成為炙手可熱的「技工師傅」而備受藝術家們的歡迎,進而漸漸獨當一面的展露了頭角。
                                                                               
鄭陽晟,1962年出生在屏東縣高樹鄉的泰山村,國中畢業後即開始當修車的學徒,是個名副其實的黑手,有近30年的修車經驗,專修吃柴油的重型機械如卡車、拖車、砂石車、挖土機、推土機等等,原本在花蓮一帶工作,1992年搬回了故鄉開修車廠,直到今日仍有運將朋友把車子開來給他處理,其實偌大的工廠早已成了藝術家們聚集與「挖寶」的地方。
                                              

藝術家與黑手
                                                                               
自稱原本只活在修車世界裡的鄭陽晟,其實對純藝術並不陌生,「從小總有美術課、工藝課吧!」他率性的答道,而且家裡還有位自小熱愛繪畫的大哥,事實上他大哥作畫初期原本要丟棄的作品,都被他撿回家收藏,但也由於大哥並不勤於辦展,對此鄭陽晟感到有點惋惜,相較之下,雖然鄭陽晟接觸藝術創作的時間較晚,但卻積極許多。
                                                                               
鄭陽晟自身對藝術創作的啟蒙,則是從他1980年在花蓮參加了救國團辦的攝影研習班開始,啟發了他對鑑賞與進行創作的思考。鄭陽晟的攝影玩到連自己的暗房設備都有了,但也越來越無法滿足於只能在平面上打轉,或許是因為平常在修車時所使用的技術是要解決立體的機械素材之故,鄭陽晟開始苦思如何去轉化修車時所用的技術,只是還沒找到適當的方法。


                                                                               
時至1998年,首先是排灣族的當代藝術家達比烏蘭‧古勒勒發現了這座「寶山」,來此尋找廢鐵零件等創作媒材,一開始古勒勒也不好意思表明自己在從事藝術創作,鄭陽晟倒是看出他的來意,於是便不跟他收錢,想說這些廢鐵能因藝術賦予新的生命力也是蠻好的。古勒勒見盛情難卻,則邀請他到工作室來參觀自己的作品作為報償,兩人遂結交為好友,後來又將他引薦給在原住民藝文創作與推廣上頗負盛名的前輩撒古流‧巴瓦瓦隆,並受到器重,撒古流在製作台灣史前館的公共藝術作品《擺盪》(2001)時,便請他當助手來幫忙處理作品的工法問題,此後便開啟了鄭陽晟的另一片天地,也觸發了他將一身鐵工技術與藝術創作接軌的契機。




原是平埔族
                                                                               
其實早在族群互動的歷史上,有一道更深的聯繫隱隱貫穿在彼此之間。鄭陽晟說,在高樹鄉裡有個公廨,據聞以前是平埔族─馬卡道族與魯凱族、排灣族等高山族群發生衝突時,用來談判的地方,也可說是停火線與兩族活動疆域的交界。原來,高樹鄉的泰山村,本來叫做「打獵埔」,即是族人多從事打獵活動而得名,後又改名為「加蚋埔」,直到國民黨政府遷台後才改名為泰山村。從小鄭陽晟雖然依稀聽過自己的親戚與村里的老一輩的人偶爾用一
些自己聽不懂的語言交談,但直到1995年參加了在高樹鄉舉辦的「公廨夜祭」慶典活動後,才驚覺自己竟然不知道自己原來是誰,也不了解自己所生長的地方,於是開始瘋狂的到圖書館、鄉公所尋找資料,從此投入了「民族文化復興運動」,期望能找回身為馬卡道族的文化血脈、喚醒鄉里的族群意識。有意思的是,現在鄭陽晟的修車工廠,倒是充分的發揮了平埔族在漢文化與原住民文化的交融特色,除了古勒勒外,還有排灣族的希細勒、魯凱族的吾由、以及張新丕、米倉藝術空間等各路人馬,因為這裡工作環境大、器具夠多,還有鄭陽晟提供專業的服務,為大家的作品進行裁切、電焊、鉗工、車床加工、電解、電鍍等金屬加工鍛造。








(鄭陽晟的修車廠兼藝術工作室)

從修車技術到鋼雕創作
                                                                               
當你對金屬這材料這麼熟悉,對它的工法又了解、為什麼不用它當媒材,還找自己不會的事情重頭再來過?」鄭陽晟不玩別的,就是專攻鋼鐵,他可一眼看出那些是可焊或不可焊、可塑或不可塑,在作品的整體結構上可不可行、會不會出問題等等,也因此受到藝術家們的賞識。他也曾跟張新丕請教如何作畫,張新丕反倒跟他說:「你不需要學畫,因為你已經會畫了,而且還能用銲槍、切割機作畫!」張新丕以此稱讚他「想法精準、手腳又快」,總能克服技術問題使想法迅速落實、使觀念得以呈現,只要腦中有圖像,就能開始造形,於是從2003年起他們便一直合作至今,也讓他結識了不少藝術家,拓展了他的視野與經驗。
                                                                               


正因為鋼雕藝術的創作格外著重技術層面的處理,所以他與同樣是黑手出身的鋼雕藝術家劉丁讚也特別投緣,這是發自一份對自身技術的信心,使得他們擁有職業本能的默契,即便偶然在創作場合遇到,發現對方正在處理未完成的作品,兩人可以簡單交待幾句,幾個眼神示意,便能不發一語分頭進行的將作品合力完成。


    

(《Ma Bu Lau》,鐵雕,2003)



鄭陽晟自認在創作上受到古勒勒與撒古流的影響,因為剛開始學習與常接觸的就是他們的作品,另一方面他也從幫藝術家們處理作品問題獲得成長,譬如和張新丕的合作過程中就受到了不少啟發。不同於一般人的創作學習途徑,鄭陽晟不是跟著藝術家去學技術,而是透過自己所擁有的技術去協助藝術家進行創作,並在與藝術家溝通作品的觀念與技術如何實踐的討論中,形塑對藝術創作的輪廓,也養成了習慣去觀察其他藝術家的創作與思考方式,這都是他得以在短時間內急遽進步的原因之一。他笑說自己的作品並沒有刻意要創作所謂原住民的風格或題材,只是從生活經驗中所觀察到的事物就是如此,例如《Ma Bu Lau》(2003) 這件計劃發展為系列創作的作品,其名稱出自排灣族話,用來形容喝醉酒的人,因為他看到村裡有很多人常常走一段路到別處買醉,然後又拎著酒瓶搖搖晃晃的走回家,於是便打算將他看到的幾種酒醉姿態用鐵雕表現出來;又如《休息》(2003)這件作品,描繪的是農民面臨農產品滯銷,不知如何是好,倚靠在鋤頭上一副無所事事的樣子。這兩件鐵雕作品都具有簡潔的形式、單純的材料,或許可以看出他自身的創作似乎較傾向將每個用上的材料都能在整體結構上發揮效果,並保留零件原本的特徵做適度的加工處理,而不去添加額外的裝飾為作品進行美化。

                                                                              

(《休息》,鐵雕,2003)                                                                     
        
                                                                               
文化再生的願景
                                                                               
雖然錢賺得比以前少,不過作品幸好也有人願意收藏,日子省吃簡用也算過得去,這樣就夠了。」現在原住民意識逐漸抬頭,各地族群的傳統文化節慶也隨著政府對觀光活動的重視而發展茁壯,像高樹鄉每年在農曆的11月15日舉辦的馬卡道「公廨夜祭」,便是近十年來始得恢復的傳統文化慶典之一,這是鄭陽晟除了藝術創作外另一個積極投入的熱情所在。然而原住民族群在政經條件上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要喚醒已習慣漢文化的平埔族人認同、甚至認識到自己族群身份的文化自覺,更是難上加難,除了難以界定的問題外,可作為活歷史傳述的老一輩族人逐漸凋零,在文化痕跡的追溯上便有了時限上的迫切感,這亦是鄭陽晟期冀能透過慶典活動,凝聚族人的向心力,並希望相關的主事單位能隨著慶典進行文化考查,使得活動能夠更多元、讓更多人投入參與,達到族群文化的復甦再造。
                                                                                                        
                   
(圖為鄭陽晟於屏東黑鮪魚季時所作的公共藝術,現擺在自家庭院當地標)                                 

                                                                               
本文刊於高美館刊《藝術認證》,第三期(2005.8)


                                                       

arrow
arrow

    貓不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