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學創始人 Hans Robert Jauss「接受美學」(德文Rezeptionasthetik,英文為Reception aesthetic)亦稱作「接受理論」(德文Rezeptionstheorie),或「接受與效果研究」(德文Rezeptionsforschung),發端於德國,70年代初開始展露頭角。

由於創始人姚斯(Hans Robert Jauss,1921-1997)與重要理論學者群聚於康斯坦茨大學,因此又被稱為康斯坦茨學派。

接受美學是一傾向以讀者為中心的審美理論,起於對文學研究典範的革
新。「接受」一詞自中文的字面意義來看,往往容易被認為屬於被動的
狀態,實際上「接/受」含有交流意味,姚斯認為,以往的文學研究著
重在作者中心上,以作者的創作意圖為根據,後來又轉向文本中心上,
以文本的語言結構為準,卻忽略了「接受者」─也就是讀者的研究,在
作者─文本─讀者的運作鏈上,讀者是歷來被研究最少的,卻是構成文
學歷史重要的一環,一部文學作品的歷史生命,若不經過讀者一代代的
閱讀,沒有歷來讀者的接受,就不會有文學作品的歷史。
                                                                               
    姚斯提出接受美學,不僅是將重心轉移到讀者層面,更重要的是解
決之前文學研究的僵局。原來在姚斯之前,文學批評由「審美形式主義
」當道,其中的學派包括俄國形式主義、英美新批評為代表,也就是將
作品文本視為整體,不管其歷史、社會層面,然而也自此逐漸走入狹隘
的方法論裡。要如何將史學方法與審美經驗連繫起來,成了姚斯最關切
的事,也因此他提出了以下三個方法論的要求:
                                                                               
1.  美學的、形式的研究與歷史、藝術與社會現實相融合
2.  結構主義研究方法與哲學詮釋學的研究方法相融合
3.  審美反應的美學探討與新語義學的語言探討相融合                  
                                                                               

參考書目:金元浦,《接受反應文論》,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


睿柏(RAYBO),Sat Aug 20 03:01:10 200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貓不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