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的《判斷力批判》是為了聯繫補足他之前的《純粹理性批判》
與《實踐理性批判》,在人的理性邏輯或與意志、欲求能力之外,還有一種
一種涉及愉悅、感性的能力並沒有被探討到,也就是與審美、鑑賞有關的能
力。

而什麼是「美的形式」呢?隨意從書中舉一個例子,他在區分出「自由美」
與「依附美」談到:

「在對一種自由的美(按照單純的形式)作評判時,那鑑賞判斷是純粹的。」

由上可知,康德所說的形式,指的就是物體對人所呈現的樣貌,然而這個形
式取決於人的感性能力,在《判斷力批判》的第一編第一卷的「美的分析論」
裡,他說「鑑賞判斷並不是認識判斷,因而不是邏輯上的,而是感性的(審美
的)」。

康德認為,判斷力是一種天賦的能力,只能鍛鍊沒法教授,又分為「決定判斷
力」與「反思判斷力」,「決定判斷力」是由「普遍」到「個別」,「反思判
斷力」則是由「個別」到「普遍」,也就是由對特殊事物的批判,進而引導出
普遍概念,而「反思判斷力」中最重要的就是「審美判斷」,康德從質、量、
關係、方式等四方面對審美判斷進行分析:                                                                                     
    質  :美是主觀的、無利害的快感
    量  :審美判斷是無概念(非邏輯、客觀的)而又有普遍性(同理心)
  關係:審美判斷是無目的(無主客觀目的,無利害的目的)又合目的性
           (有所期待,形式喚起主觀情感的愉快)
  方式:審美判斷不但是可能性、現實性且要求必然性。

康德要探討的是一種純粹的審美判斷,以康德最常舉的「花」來說吧!

花朵(自然美)-整個你能用感官看到的部份就是所謂的「形式」,我們不能
用其他任何目的或概念來評判這朵花美不美,這些鑑賞方式都不是純粹的審
美,要能單純去感受到花的形式引發出內心的自由想像力的愉悅快感,這樣
才是純粹的審美。

美的內在也就是人的內心不受任何概念與目的所惑,純粹由花的形式引發想
像力的自由(無利害目的,卻又符合某種目的,達到愉悅快感)。

康德認為通過任何客觀鑑賞規則來規定什麼是美的,是不可能的。美是人的鑑
賞問題,以康德的話來說,「鑑賞是評判美的能力」,而要把一個對象稱之為
美,則需要透過對「鑑賞判斷的分析」來揭示。

所以康德談的是怎樣才是「審美」的,一旦落入了某種現實目的性、概念、或
功能取向、道德判斷所得來的愉悅感,那就不是「審美」(或鑑賞判斷)了,因
此他嚴格區分的是什麼是「審美」,什麼不是「審美」的。

官能感受應該是經驗的,但假如說在未經驗過就先從概念得到某種「美」的概
念,例如花越紅越美,或花的色彩要夠鮮艷才算美,從此概念去評判客體對象
美或不美,於是造成花假如不夠鮮艷就不美,那麼對康德而言,這種審美鑑賞
是不純粹的。

其他請參考我另篇心得筆記:康德的哲學─從啟蒙時代到浪漫主義的轉向

Wed Jan 19 17:17:05 200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貓不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