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Hans Robert Jauss1967年,姚斯被聘為康斯坦茨大學的教授時,在就職典禮上發表一篇演說:《研究文學史的意圖是什麼?為什麼?》,引起轟動,後來這篇演講稿發表出版時更名為《文學史作為向文學理論的挑戰》,一般認為是接受美學的誕生宣言。




以下主要是自金元浦的《接受反應文論》與姚斯、霍拉伯(Holub)合著
的《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周寧、金元浦合譯,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
中摘要出來的筆記心得,部份語意是我用自己的意思表達,盡量貼近原意。
(既然有譯本就盡量去買譯本來閱讀~)
                                                                               
姚斯從七個方面論述其接受美學的方法論:
                                                                               
1.  歷史客觀主義的傳統偏見將文學作品看成一個永不變更的客觀認識
    對象。
                                                                               
這意思是說,這派觀點將作者、作品的歷史地位視為不變的,超越時代
的,彷彿一開始就是如此一般。經典作品在每個時代都是經典作品嗎?
經典何來?姚斯認為,作品並不是紀念碑、形上學的展示其超時代的本
質。它更多是像一部管弦樂譜,在其演奏中不斷獲得讀者新的反應,讓
文本從詞的物質型態中解放出來,成為一種當代的存在。如果只是樂譜,
根本稱不上音樂,讀者則有如樂手,經由閱讀將作品演奏出來。
                                                                               
也因此文學的歷史並非如歷史客觀主義那樣,若將作者、作品以編年的
方式依順序記錄下來就是文學史,這樣就將文學自歷史背景抽離了,姚
斯認為,構成這一重要歷史脈絡之鏈的,就是讀者對作品的先在經驗。
                                                                               
2.  任何一個讀者,在其閱讀任何一部具體的文學作品之前,都已處在
    一種先在理解或先在知識的狀態(前理解),這也就構成姚斯所謂的
   「期待視野」。
                                                                               
我們不可能不帶任何知識與閱讀經驗去閱讀作品,同時我們在閱讀一部
新的作品時,作品也將召喚我們過往的閱讀經驗、生活經歷,帶入個人
的情感態度,喚起我們對作品的期待,並在閱讀過程中不斷的改變、修
正或實現這些期待。文學的接受過程也就成了一個不斷建立、改變、修
正、再建立期待視野的過程。正因為姚斯以「期待視野」構成接受美學
的核心,這就不至於造成主觀式的任意批評,因為「期待視野」強調以
文本為前提,藉文本的開展召喚讀者的「前理解」,而「前理解」由歷
史、社會所構成,它是歷史形成的理解與閱讀及其閱讀實現的條件。
3.  人們的既定期待視野與新的作品之間具有一種審美距離。
                                                                               
讀者對每一新作品的接受,總是通過對先前熟悉的經驗進行否定,完成
「視野間的變化」。若期待視野與新作品的距離越小,讀者就越容易接
受,也就越沒有「視野的變化」;也有作品一開始就打破了讀者既有的
期待視野,要等到有大部份的讀者逐漸接受它後,那麼對這件作品的期
待視野就會普及化,成為更新的審美標準,並重建原有的期待視野。
                                                                               
4.  文學的接受包括文本與讀者相互關係的歷時性,與同一時期的文學
    參照架構的共時性兩部份,構成了接受美學主張的歷史性。
                                                                               
在歷史上同一作品在不同時代的讀者往往存在著差異,造成這差異的原
因除了期待視野的變化外,另一方面是作品本身在「效果史」的背景上
呈現豐富的「語義潛能」。一部作品的意義不會也不可能由某一時代的
個別讀者所窮盡,只有在不斷延伸的接受鏈上才能逐漸由讀者展開…隨
著歷史推移,讀者、批評家、觀察者、教授們對作品的看法逐漸累積下
來,進入讀者的視野,成為傳統。這時不同的視野之間產生「視野交融」,
這就是調節歷史與現實的效果史原則。
                                                                               
5.  文學作品接受的歷時性方面具有其獨具的特點。
                                                                               
姚斯高度評價了俄國形式主義的這一理論,大意是每件新作品的掘起必
以先前的或已完成的作品為背景,當這一作品成功後,其形式也就被大
量模仿、再生產,成為常見的慣例,直到全新的形式脫穎而出後,前一
個曾經成功的作品形式便逐漸衰弱。
                                                                               
姚斯認為俄國形式主義將形式創新看作文學史演變的一切,無法解釋文
學內容的發展,因此也必須將內容、還有文學史家的歷史經驗納入研究
中。
                                                                               
將「文學演變」建立在接受美學上,可使人能夠看清一部文學作品的現
實意義與實質意義之間有一個可變的距離。這意思是說,一部作品的藝
術特點未必在第一次與讀者遭遇時被感知到,作品的本質意義往往需要
很長的接受過程,直到「文學演變」促成視野的融合與提升,才使人得
以用新的視野理解先前被誤解的作品,恢復作品與讀者間的現實聯繫。
                                                                               
6. 從文學發展的共時性的橫切面看,文學的每一共時系統都具有不可分
割的結構因素,如傳統的類型、非規範化的類型,有其特定的表達方式
、風格、修辭安排…也包括文學的主題、象徵、隱喻等等,這些結構系
統也有著它之前與未來,構成其歷時性。正是在歷時性與共時性的交匯
點上,某一特定歷史時刻的文學視野才得以理解。
                                                                               
7. 文學的功能是建築在作品的社會效果之上的。所有時代的文學都不可
能斬斷文學與社會的聯繫,只有在讀者進入他的生活實踐與期待視野,
形成他對世界的理解,並因而對其社會行為有所影響時,文學才真正有
可能實現自身的功能。文學在社會存在中的特殊作品並不局限於藝術的
再現功能,它能打破社會中根深柢固的道德禁忌,改變陳舊的社會習俗
,為新的道德準則確立開闢道路,並逐漸為包括所有讀者的社會輿論所
認可。這就是文學的社會功能,它將與其他藝術與社會力量一起,同心
協力將人類從自然、宗教、社會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只有這樣我們才能
真正跨越文學與歷史之間、美學知識與歷史知識之間的鴻溝。



睿柏(RAYBO),Sat Aug 20 03:17:20 200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貓不羈 的頭像
    貓不羈

    風車攪碎機

    貓不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