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是什麼?這似乎是許多人面對「美學」所發出的第一個問題,我們為什麼會有「美」「醜」的感受?為什麼同樣一件作品或一個對象,有的人會有相同的感受,但卻又有人的感受完全不同?
為什麼會有人想要創作那些莫名其妙的藝術作品?為什麼歷史上會產生那麼多風格迴異、卻又能在相近時代找到共同特徵的作品?
我們該如何閱讀作品?作品可被閱讀嗎?什麼才算是藝術?藝術理論又是怎麼產生的?
我們又為什麼需要研究藝術?它有什麼價值、功能?美學與藝術又是什麼關係?有美的本質這回事嗎?
---------------------------------------------------------------------------------------------------
根據柏拉圖的著作,蘇格拉底與詭辯學家希比阿斯辯論什麼是美,但最後只
得出一個結論「要探究什麼才是美,是困難的!」
蘇:什麼是美?
希:美是漂亮小姐
蘇:難道豎琴不美嗎?而最美的猴子比起人,還是醜的,最美的人比起神,
卻也是醜的...
以上是截錄過的大意,但他們也不是真的一無所獲,至少他們發現了要了解
什麼是美,的確有很多問題存在!
為什麼不同的東西,卻都能讓人有美的感受?但卻可能在與其他東西比較後,
又顯得醜了,我們怎可能覺得那對象是又美又醜的呢?
難道美的本質真的是不可追究的嗎?
就算如此,柏拉圖卻發現,即使各個東西都可能讓人覺得美或不美,有美的
東西也有不美的東西,因此,只要這些東西裡含有「美的成份」它就有可能
是美的,於是柏拉圖從事物中區辨出「美的事物」與「美的本質」是不同的,
在他的觀念裡,「美的事物」是個別的現象,「美」卻是共通的本質。
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將「美」這個概念從事物中抽離出來。
這就像好吃的食物有很多,但這些食物之所以好吃,可能在於他們都具有
「甜」的成份,正如這些好看漂亮或美的事物,裡面都具有「美」的成份一
樣。
提問與探索,就是人類知識得以進展的趨力與核心,沒有疑問就沒有知識發
展的可能!這麼多疑問,至少讓我們知道這門學問何以值得我們探索了!
-----------------------------------------------------------------------------------------------------
ps.1:
關於蘇格拉底與希比阿斯的辯論,記載在柏拉圖的著作《大希比阿斯》,我
們很難知道,這是真實歷史還是出自於柏拉圖或其學生的手筆,所以我們不
知道那是蘇格拉底的理念,還是柏拉圖藉由蘇格拉底之口說出自己的哲學思
想、提出自己的思辯與見解。
ps.2:
美學研究架構,至少有以下三個探索面向:
美 self 研究美自身,了解美的範疇,探究美
∕ ﹨ 的本質,屬形上學範疇,研究包括美
∕ ﹨ 的型態如:崇高、優美、抽象、怪誕
∕ ﹨ 等等...
∕ ﹨
客體對象 object───────主體 subject 研究審美主體,也就是人,
研究如自然美、藝術美、 諸如:生理、心理、快感、
文化、歷史、社會等各 美感經驗等等,美感經驗
對象事物 又包括感覺、知覺、直覺、
想像、情緒、統覺等等...
(以上分類出自姚一韋的《美的範疇論》,僅供參考,持不同方法論的學者會
有不同的分類架構)
- Oct 16 Tue 2007 14:05
美是什麼?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