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續柏拉圖的思想:他將「美」這個概念從「美的事物」裡抽離出來,認為不管是女孩、花朵、狗兒、陶器等各種不同的物,會讓人感覺到「美」的原因,皆因為這些事物裡蘊含了「美」這樣的本質,也就是說,我們會感覺到這些東西之所以美,是因為這些東西具有「美的理念」。
                                                                               
這裡先不探究柏拉圖所認為的「美的本質」究竟是什麼,這裡要問的是:為何柏拉圖會認為要將「美」這個概念抽離出事物來討論呢?
                                                                               
在柏拉圖的思想裡,他認為真理是永恆不變的,而世間的事物卻是變化不定的,這些各有不同的事物都不能算是真理。
                                                                               
舉例來說吧,被稱為「椅子」的椅子,有的高有的矮,高的是椅子,矮的也是椅子,如果我們認為高的椅子才是椅子-所謂的「椅子的真理」:唯一的真實,永恆的真實-那矮的椅子不就不算椅子了嗎?但何以高的或矮的椅子都能被視為「椅子」呢?那是因為他們都擁有了「椅子」這個概念,所以不管它是高是矮,都能被稱為椅子。
                                                                               
因此,柏拉圖認為抽象的概念、觀念才是永恆的,而各式各樣的具體
形象只是向這個概念的模仿、「分佔」了這個概念而已。
                                                                               
這也是柏拉圖將世界分為「理念界」與「現實界」的原因。在柏拉圖
的眼中,「理念界」是永恆的,才是真實的,可被視為真理的。
-------------------------------------------------------------
其實古希臘羅馬的哲學家很早就看出來,人類的語言具有一種魔力,
這種魔力可以將人引導到「抽象的思維」,使人可以抽出現實現象來
思考。
                                                                               
數字1,2,3是抽象,因為在現實中,誰能告訴我們什麼東西是「1」?
                                                                               
「人」也是抽象的概念,當我們談到「人」的時候,誰能告訴我們,
究竟「人」是意指著現實中具體的「那個人」?
                                                                               
我們人類發明語言時,就不斷的運用抽象的能力,藉此指認具有相同
特徵的事物,以進行生活的溝通與認識事物。於是許多名詞為了指認
被發明出來了,然而具體的事物其實是大不相同的,這些各有不同的
事物,如現實中的椅子,就是所謂的「殊相」-因為他們各個看來都
是不同的;而抽象觀念中的文字或語言所使用的「椅子」就是「共相」,
「符號」也是一種「共相」的表現,如為了表示汽車的輪胎,我們會
畫個圈圈來表示這是輪胎-即使省略了很多細節。
                                                                               
「共相」具有象徵、忽略現實差異與細節的特性,然而它也常取代了
「殊相」,因為人往往無需根據現實就可以討論那個不在場的事物,
因為文字和語言可將不在場的事物帶到我們面前-它的魔力,卻也是
迷惑人類思想的「謊言」-因為不在場的事物就是不在場。
                                                                               
但人的經驗有限,活動能力有限,我們不可能時時隨心所欲的使事物
顯現在我們面前,於是我們需要很多方法去釐清、檢視語言文字,來
澄澈我們的思想。
                                                                               
-------------------------------------------------------------
ps1
                                                                               
現代的邏輯學家,已發展出許多檢證語言的方式,尤以邏輯實證學派
或分析哲學一派為最,他們認為,名詞有兩種,一種是指認現實事物
的名詞,稱為「具體名項」,另一種則是概念的名詞,如智慧、文學、
社會等等,稱為「非具體名項」。
                                                                               
我們在使用語言時常將「非具體名項」當作「具體名項」來使用,這在
文藝創作時更常見,如「"愛"飛來飛去,飄忽不定」,我們以往也常聽
到「我們要為"國家"犧牲」(國家究竟指的是什麼?政府?執政黨?人民?)
這稱之為「實化」。
                                                                               
在文藝創作時,將語言「實化」可以使語言生動有趣,然而我們在作
「認知」時,要注意這種語言「實化」的陷阱。
                                        
ps2
                                                                               
在現今的許多理論家,已不將語言單純的指涉「說話」或「文字」,
有時也泛指各種「表達的內在邏輯」,如肢體語言、藝術語言等等...
這也是為何許多當代藝術作品是讓人費解、看不懂,被稱為是一種
「語言的裂斷」-藝術所使用的語言與過去決裂、與文化決裂、所以
亦與觀者決裂,因為觀者可能與作品間找不到熟悉的文化基礎,沒有
共同的語言可進行溝通,這亦是因為藝術家致力於開創自己的藝術語
言之故。
                                                                               
我們知道,人要與另個人決裂,首先就是不再使用相同的語言溝通。
然而為何有些藝術家要與原有的文化決裂、與過去決裂、與社會決裂?
導致於我們越來越難以瞭解他們的作品?這是個在當代持續探索的問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貓不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