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時代對於藝術品都有不同的解讀方式,對於過往的作品亦有不同的看法,然而即使到現代,我們仍然看到社會上一些對藝術普遍看法,如:
                                                                               
○我們又不是藝術家,再怎麼解讀作品也不及藝術家自己來得正確。
○藝術品不需要解讀,藝術品自己會說話。
○對藝術的解讀見仁見智,沒什麼好討論的。
○作品好不好都是隨藝評家等自稱專家的人說的,看不懂沒感覺的還是不知道好在那裡。
○作品旁的解說牌會限制我們對作品的感受,引導我們對作品的思考方向。
○作品旁的解說牌把作品寫得很深奧,故弄玄虛,作品本身的意義都是解說牌塑造出來的。
                                                                 
(圖:M.C.Escher,《Hand with Reflecting Sphere》,版畫,1935 )            
----------------------------------------------------------------------------------------



以上說法不盡然真確,也並非完全偏失。以下粗淺的作個回應。
                                                                               
                                                                               
1.我們又不是藝術家,再怎麼解讀作品也不及藝術家自己來得正確。
                                                                               
                                                                               
作品完成時就已脫離作者而存在,作者未必能清晰的交待 作品,
就像人未必瞭解自己的心理,所以有了心理醫生。
                                                                               
  當然,這並不表示作品與作者的關係是完全切開的,但作者創作
  當時的理念與言說已注入在作品內,完成之後對於作品的解釋,
  是屬於後設的,亦非創作當下的。
                                                                               
2.藝術品不需要解讀,藝術品自己會說話。
                                                                               
在面對藝術品時,的確要注意言說不能遮掩作品的問題。
                                                                               
  讓作品說話的意思是:在面對作品時,不需要立刻把理論或歷史
  抬出來,作為當下認知作品的方式,而是先面對作品後,才適度
  的尋找文本間可能的聯繫。
                                                                               
3.對藝術的解讀見仁見智,沒什麼好討論的。

                                                                         
                                                                               
「見仁見智」是一個尊重多元思考的用語,而非是阻隔多元思考
  交流的擋箭牌。
                                                                               
  但是會有這個說法,常常是在於觀者是以「喜好」「藝術觀」來
  看作品時,對彼此品味的差異所產生的爭執。
                                                                               
4.作品好不好都是隨藝評家等自稱專家的人說的,
  看不懂沒感覺的還是不知道好在那裡。

                                                                               
                                                                               
  這要盡量避免讓「價值判斷」先行於觀審之前。
                                                                               
  「作品間」沒什麼好壞之分,作品的好壞應該長期並深入的瞭解
  創作者的整個創作歷程來看待,是對作者自身的比較,而不是作
  品與作品間的比較。
                                                                               
  不同的比賽只是價值觀與技法的競逐,但未必有留於藝術史上的
  藝術價值,不然藝術史就只需編輯一本歷年來的得獎作品史就行
  了。
                                                             
5.作品旁的解說牌會限制我們對作品的感受,引導我們對作品的思考方向。
                                                                               
  作品的解說牌包含了作者、媒材、創作時間等資訊,有的也包括
  作品內容的解說,有的解說是作者寫的,有的解說是藝評人寫的,
  事實上應將解說牌視為一個參考資料而不是審美對象,上面對於
  作品內容的解說是值得參考的,但亦值得作其他的聯想或批判。
                                                                               
6.作品旁的解說牌把作品寫得很深奧,故弄玄虛,
  作品本身的意義都是解說牌塑造出來的?
                                                                               

                                                                               
  解說牌上有時未必寫的是作品內容,而是作者另外書寫的一段詩
  詞或思想理論,同樣必須視為作品的外延部份,要與作品同作為
  等值對待,尊重他的書寫與創作。
                                                                               
  事實上當我們走進展場時,展場中的每個事物安排都可能影響我
  們對作品的感受,從動線、燈光、空間大小、作品位置等等...
                                                                               
  若是教育性質的展覽,作品牌所需要的功能與指引性就越強,
  若是主題創作性的展覽,是否需要放置作品牌反而是創作者或策
  展者的企圖與考量了。

                                                                               
  有的人或許會覺得藝評人或藝術家或史家都為作品說了太多話,
  塑造作品的價值,有哄抬或故弄玄虛的感覺。
                                                                               
  其實這種情形確實是有的,當代藝術本來就是處於價值混亂的
  情形,然而重點仍在於,不應以是否具有什麼樣的價值先入為
  主的去看待作品,這部份應該是觀者要對自身負責的。
                                                                               
  再來就是,當代作品許多是不具"內在意義"的,如這位作者擺
  張椅子在展場,可能就是純粹將椅子當作作品擺在那裡,但並
  沒有說椅子具有什麼特別意義,如勞動、溫馨等象徵,但不具
  作品內容的作品,依然可以從歷史或理論裡找到作品的相關文
  本與對作品的感受,亦可能從作品的形式中產生相關的聯想,
  這些都是可被允許的,藝評家也可能從這些角度來引導觀眾去
  接近這些作品,甚至告訴觀者這件作品本身沒特殊的象徵意義,
  而是單純表現物件的形式,這也是一種方法。
                                                                               
                                                                               
-----------------------------------------------------------
                                                                               
ps
                                                                               
  很技術性的寫了這一串FAQ,但仍然很難作為原則看待,重點
  仍在於必須就事論事,就作品論作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貓不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